笨嘴拙舌的成语故事


笨嘴拙舌

拼音bèn zuǐ zhuō shé

基本解释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暂未找到成语笨嘴拙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笨嘴拙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阿谀奉承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取长补短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气充志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