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的成语故事
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基本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得陇望蜀的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得陇望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音信杳无 | 明·吾邱瑞《运甓记·剪发延宾》:“盼前程音信杳无。”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
疑邻盗斧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遗形藏志 |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
明争暗斗 |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
故步不离 |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
铁面无私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
取而代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止于至善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