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民育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出处《周易·蛊》:“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例子《梁书·武帝纪中》:“虽禅代相舛,遭会异时,而微明迭用,其流远矣。莫不振民育德,光被黎元。”
基础信息
拼音zhèn mín yù dé
注音ㄓㄣˋ ㄇ一ㄣˊ ㄩˋ ㄉㄜˊ
繁体振民育惪
感情振民育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释)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振民育德的意思解释、振民育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常年累月 |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意惹情牵 |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