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赴汤蹈火赴汤蹈火的意思
tāngdǎohuǒ

赴汤蹈火


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
注音ㄈㄨˋ ㄊㄤ ㄉㄠˇ ㄏㄨㄛˇ

成语解释 赴汤蹈火

繁体赴湯蹈火


赴汤蹈火

词语解释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

⒈  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楚越之俗好勇,则有赴汤蹈火之歌。——北齐·刘昼《新论》

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be ready to risk one's own life; 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

引证解释

⒈  敢于投入沸水,跳进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参见“赴水火”。

《三国志·魏志·刘表传》“説 表 遣子入质”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嵩 对曰:‘……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失珠》:“每感重恩,恨无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汤蹈火。”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他早已盘算好,他既不能正面的赴汤蹈火的去救国,至少他也不该太怕敌人的刀斧与皮鞭。”
亦作“赴汤跳火”、“赴汤投火”。 《金瓶梅词话》第八八回:“小夫人説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説不去?”
《三侠五义》第十二回:“小人受 侯爷 大恩,别説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亦省作“赴汤火”。 《汉书·晁错传》:“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清 黄宗羲 《瘦庵徐君墓志铭》:“浙 西白粮,僉民转运……充是役者,若赴汤火。”

国语辞典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ào huǒ ]

⒈  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也作「赴蹈汤火」、「赴汤投火」、「赴汤跳火」、「蹈赴汤火」。

《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傅子》:「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粉身碎骨 奋不顾身 出生入死 杀身致命

分字解释


※ "赴汤蹈火"的意思解释、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军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2.为兄弟,赴汤蹈火!目标近了!更近了!屏住呼吸,双手同时蓄力,林中豹眼睛当中储存的真气足够释放两次“灵刺”。

3., 是啊,只要实力能突飞猛进,就能报了灭门之恨,就算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又如何,为了振兴刀门而赴汤蹈火,我萧易愿意。

4.此外,还有一些文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5.万花丛中寻真爱,有缘相聚笑开颜。经历坎坷和劫难,相知相恋释前嫌。俯首称臣我甘愿,赴汤蹈火无怨言。今生只把你来爱,海枯石烂也不变。祝情人节快乐开颜!

6.酒桌上说这话的男人,豪爽,但不乏柔情,非常善解人意,仿佛可以爲你赴汤蹈火,但背影一点也不冰冷。

7.此后赴汤蹈火,但凭大总管差遣!

8.蒙主公如此看重,越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9.这个x就是军队的士气,就是组成这支军队的人所具有的昂扬斗志和敢于赴汤蹈火的决心,这种斗志和决心与统帅是否是天才,是排成三排还是排成两排,是用棍子还是用每分钟可以速射三十发的枪炮,完全无关。

10.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