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佛的成语
有关佛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佛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临时抱佛脚 | 原意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临渴掘井之意。后因称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为“临时抱佛脚”。 | 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阿弥陀佛 |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借花献佛 | 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 明 李贽《与梅衡湘书》:“‘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声之有响,必然不相离者。”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立地成佛 |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头着粪 |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事物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各各暗笑,落得受了买东西吃。” |
佛眼佛心 | 比喻善意看待别人。 | 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
佛心蛇口 |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
佛性禅心 | 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即心是佛 | 佛:佛陀。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七卷:“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长斋绣佛 | 长斋:终年吃素;绣佛:刺绣的佛像。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不看佛面看金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
泥多佛大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皈依佛法 |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 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
送佛送到西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诃佛骂祖 |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 元 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
送佛送到西天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
见性成佛 | 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五:“久参泐潭,潭因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 |
不看金面看佛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不看金面看佛面,冲着不懂事的孩子,你得救救命啦。” |
走杀金刚坐杀佛 | 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
不念僧面念佛面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草明《乘风破浪》十七:“你不念僧面念佛面啊,人家老大娘都把你想坏啦。” |
抱佛脚 |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急来报佛脚 | 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
僧来看佛面 | 僧:和尚。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青灯古佛 |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蛇心佛口 |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生佛万家 | 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槃”。指死去活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
佛口蛇心 |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 | 《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 |
一佛出世 |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差拨]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
佛头著粪 |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呵佛骂祖 |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
急来抱佛脚 | 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9卷:“王荆公初执政,对客怅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则抱佛脚。’” |
无佛处称尊 | 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 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
纶音佛语 |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
万家生佛 |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
拣佛烧香 |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 唐 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
成佛作祖 | 佛教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 《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 佛家称生为出世,死为涅盘。指死去活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盘,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一齐号哭起来。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 |
著粪佛头 | 著:同“着”。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达夫的《沉沦》,资平的《冲积期化石》,都曾叫我作序,但我都没有著粪佛头。” |
佛旨纶音 | 纶音:皇帝的诏令。菩萨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遵行的号令。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便是佛旨纶音,要把她送到龙宫去,作个龙女,也许是万两黄金,买不动她那不字儿。” |
求神拜佛 | 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 |
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
佛眼相看 |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
佛头加秽 |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长斋礼佛 |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
急则抱佛脚 | 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
诃佛诋巫 | “诃”同“呵”。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 宋·朱熹《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托警励,琅琅其音。诃佛诋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
绣佛长斋 | 绣佛:刺绣的佛像;长斋:终年吃素。形容修行信佛。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君来,固可图白头偕老,否则,绣佛长斋以了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