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岑参的诗 > 戏问花门酒家翁

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戏问花门酒家翁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注释

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戏问花门酒家翁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见有老人卖酒,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参考资料: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18-619页

戏问花门酒家翁鉴赏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岑参简介

唐代·岑参的简介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参的诗(374篇)

猜你喜欢

北河

清代钟骏声

好风如缕月如圭,破晓乘轺西复西。野涨忽迷三里渡,村讴犹唱六郎堤。

一鞭古驿寻沙远,几树垂杨映水低。稍喜红曦犹未透,趁凉且自过前溪。

点绛唇 刘峻度席上听女郎度曲

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帘疑在青天外。琼箫玉管。莫把莺喉碍。

纱帽笼头,卸却残妆戴。娇羞坏。广场无奈。初学男儿拜。

渔家傲 其一

清代朱祖谋

绕榻书签兼画帧。朦胧散帙何曾竟。老去不禁茶力猛。

微睡醒。风炉煎术供秋病。

四十咏 其二十八 徐太学益孙

明代王世贞

徐生貌温如,骨节不茅靡。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

拂袖平原门,掩关骠骑里。不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於李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

宋代梅尧臣

红薇花树小扶疏,春种秋芳赏爱余。

丞相旧园移带土,侍臣清署看临除。

江浦县遇曾于皋

明代杨士奇

忽遇髫年旧,惟看语笑真。清诗仍满袖,华发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啸地,因话共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