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国风·秦风·晨风

国风·秦风·晨风

[两汉]:佚名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国风·秦风·晨风译文及注释

译文

傍晚光景小鹰隼疾飞掠过,栖落在郁郁苍苍的北树林。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忧心忡忡满怀担心。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栎树,洼地里梓树榆树繁茂成荫。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影,内心里满怀悒郁忧心如焚。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恐怕早忘了我吧我的夫君!

高高的山上有茂密的唐棣,洼地里生长着如云的山梨。至今我还没见过他的踪迹,内心里忧心忡忡如醉如痴。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这样呢?早忘了我啊没有丝毫记忆!

注释

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朱熹《诗集传》:“忧而不忘之貌。”

如何:奈何,怎么办。

苞:丛生的样子。栎(lì):树名。

隰(xí):低洼湿地。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檖(suí):山梨。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59-261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55-257

国风·秦风·晨风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背景,历代学者尚有分歧。《毛诗序》持“刺秦康公弃其贤臣说”,朱谋玮《诗故》持“刺弃三良说”,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秦穆公悔过说”。朱熹《诗集传》说此诗写妇女担心外出的丈夫已将她遗忘和抛弃。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59-261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55-257

国风·秦风·晨风鉴赏

  一个女子痴心地渴望着,等待着重新见到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望穿秋水,等得心碎神伤。其实那位“君子”,恐怕压根儿已将她忘个罄尽。这首诗的内容实有揶揄嘲弄这位“君子”“二三其德”的况味。

  全诗三章,章六句。首章用鹯鸟归林起兴,也兼有赋的成分。鸟倦飞而知返,还会回到自己的窝里,而人却忘了家,不想回来。这位女子望得情深意切。起首两句,从眼前景切入心中情,又是暮色苍茫的黄昏,仍瞅不到意中的“君子”,心底不免忧伤苦涩。再细细思量,越想越怕。她想:怎么办呵怎么办?那人怕已忘了我!不假雕琢,明白如话的质朴语言,表达出真挚感情,使人如闻其声,如窥其心,这是《诗经》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从“忘我实多”可以揣测他们间有过许许多多花间月下、山盟海誓的情事,忘得多也就负得深,这位“君子”实在是无情无义的负心汉。不过诗意表达得相当蕴藉。

  “山有……隰有……”是《诗经》常出现的起兴成句,用以比况物各得其宜。上古时代先民物质生活尚不丰富,四望多见山峦坑谷正是历史的必然。那颙望着的女子瞥见晨风鸟箭样掠过飞入北林后,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有茂密栎树和洼地里有树皮青白相间的梓榆。三章则换了两种树:棣和檖。之所以换,其主要作用怕是在于换韵脚。万物各得其所,独有自己无所适从,那份惆怅和凄凉可想而知,心里自然不痛快。三章诗在表达“忧心”上是层层递进的。“钦钦”形容忧而不忘;“靡乐”,不再有往事和现实的欢乐;“如醉”,如痴如醉精神恍惚。再发展下去,也许就要精神崩溃了。全诗各章感情的递进轨迹相当清晰和真实可信。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慧居寺

清代姚鼐

猎猎霜风拂袂斜,偶携僧裓入㟏岈。山蟠句曲横青霭,树自深岩上碧霞。

霄汉奎章藏鹫岭,人天法会忆龙华。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暑雨夕霁

宋代宋庠

天角残划截幕晖,南楼风快暑烟微。

月波半露金枢穴,云叶全收玉女衣。

河传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

清代冯煦

城阙。愁绝。落花时。野戍残旂雨微。峡中一春无雁飞。

相思。北来音信稀。

满庭芳

两汉佚名

辰出街头,酉归堂内,切须规矩随身。志诚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历名山福地,不耻问、参访高人。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仙姑对奕图

元代黄庚

碧玉花冠素锦裳,对拈棋子费思量。

终年不下神仙着,想是蓬莱日月长。

枕烟亭听白三琵琶 其一

清代邓汉仪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说战场。飒飒悲风飘瓦砾,座间人似到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