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

孔子


拼音kǒng zǐ
注音ㄎㄨㄥˇ ㄗˇ
词性名词

孔子

词语解释

孔子[ kǒng zǐ ]

⒈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Confucius;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 丘,字 仲尼。鲁国 人。 《论语》一书,记有他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

国语辞典

孔子[ kǒng zǐ ]

⒈  春秋时孔丘。参见「孔丘」条。

英语Confucius (551-479 BC)​, Chinese thinker and social philosopher, also known as 孔夫子[Kong3 fu1 zi3]

德语Konfuzius (Eig, Pers, ca. 551 - ca. 479 v.Chr.)​

法语Confucius

分字解释


※ "孔子"的意思解释、孔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孔子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安贫乐道,或曰于丹如是解读。

2.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在孔孟的忠君思想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他们视做官为忠君的主要的乃至唯一的一条途径,孔子丢官三月无君便惶惶不可终日堪称是最佳的写照。

4.所以,当庄子笑话孔子不识时务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这种笑话本身是建立在取消时务的基础之上的。

5.孔子当年认为弟子不分贫富,而有教无类,据说他的高徒颜回家里就很穷。

6.我在酒里看到我自己,如果孔子是待沽的玉,则我便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的时间去酝酿自己的浓度,所等待的只是那一刹的倾注。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8.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9.我想,如果这时候,我伸出食指去接触她的指尖,就会看见闪电。吐一口唾沫,地上就会长出七色花。如果横刀立马,就地野合,她会怀上孔子。

10.子路自惭形秽,急忙退出,改易儒服,再正式去求见孔子,并拜孔子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