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明代诗人 > 李流芳

李流芳简介

李流芳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李流芳的诗文(253篇)李流芳的名句(2条)

主要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生平

  万历三年(1575)李流芳出生于嘉定南翔一户官宦人家。原籍安徽歙县南丰。祖父 李文邦为迁翔始祖,任成山卫指挥使,封赠公爵。父亲李汝筠系县学生。伯父李汝节是嘉靖进士,官安吉知州。堂兄李先芳。万历进士,四川参议。李流芳兄弟四人:长兄李元芳,诸生,诗人;仲兄李名芳万历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弟李三芳,定海县丞。李流芳排行第三,人称李三长蘅。

  李流芳青少年时,潜身东林庵中,认真读书,企求科举入仕。万历三十四年(1606),32岁中举,后又两度赴京参加殿试皆不第。时朝廷为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把持,仕途凶吉难料。他感到气馁,回到家乡,自建“檀园”,绝意仕途。他经常游览杭州西湖,一边游湖一边作画,并提笔写下一系列题跋,一派高人逸士之风度。为人耿直,诗风清新自然,文品为士林翘楚。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与人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

  李流芳和程嘉燧,诗文书画齐名。李氏曾对好友钱谦益说:“精舍轻舟,晴窗明己,看孟阳(程嘉燧)吟诗作画乃是生平第一快事。”钱谦益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崇祯元年(1628),钱谦益被放,坐帐论牍,病中的李流芳闻讯,扶枕浩叹:“不可为矣!”

  崇祯二年 (1629)闰四月三日李流芳卒于檀园,享年五十五岁。钱谦益作《李长蘅墓志铭》,程嘉燧书丹,宋珏篆盖,侯峒曾作《祭李长蘅先生文》。清嘉定诗人林大中有诗夸其“忆当晚明时,官途亦多术。高士多鄙之,坚卧独不出。诗笔能清真,画品亦超轶。不拜千古事,名言殊简质。孝廉忧国家,呕血遂以卒。”大书画家董其昌曰:“其人千古其艺千古!”

黄河夜泊

明代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九日翏翏亭独坐看花感怀有作

明代李流芳

去年桂花时,对花怀吾友。今年见花发,所思人在否。

虚亭敞萧瑟,秋气变林薮。清旸喜连朝,风物况重九。

寿方孟旋母郑太夫人

明代李流芳

去年方子就我别,荷风疏疏送馀热。执手欲话燕路长,低头倚闾心已折。

今年春风失意归,别子又见秋风飞。遥知秉烛情相似,欲寄壶觞伴綵衣。

甲子元日试笔作画兼题二绝句示家弟无垢是岁予五十将携家至武林有别业在皋亭桃花坞中山水佳处也 其一

明代李流芳

买得桃花一坞深,清泉白石久盟心。今朝便是知非日,一往仙源何处寻。

赠别吴正子

明代李流芳

华屏山头月初上,喜子能来共村醠。河西桥外雪片飞,愁子冲寒匹马归。

忆昨丰干初见子,向我喃喃情不已。欲扶风雅回波澜,不为区区念桑梓。

南归诗十九首 其十五 瓜州晓望

明代李流芳

江淮十日晴,似为归人贶。浊河亦霁颜,平澜容月漾。

今朝广陵路,春气转骀荡。邗沟日已斜,瓜州潮未涨。